![]() |
![]() 聆听教宗方济各 |
![]() |
IN CAMMINO CON PAPA FRANCESCO
Con questo blog vorremmo mettere in circolazione, entro una settimana, anche in cinese, le parole che Papa Francesco ci regala all’Angelus di ogni domenica, nella Udienza del Mercoledì, e nelle celebrazioni quotidiane di Santa Marta. Papa Francesco parla in maniera chiara e diretta, parla al cuore di ognuno di noi. Le sue parole non hanno bisogno di commenti o teorie, ma di essere conosciute e meditate. |
望德在於期待与上主永远同在.
教宗方济各2月1日上午在保禄六世大厅主持周三公开接见活动。教宗在要理讲授中从《新约》的观点论述基督徒的希望,
指明基督徒的希望正是在生活中期待“永远与上主同在”。教宗解释说,我们众人都畏惧死亡,但复活是一个以耶稣的复活为依据的可靠事实。
-教宗表示,基督徒的希望并非一般词义上的希望,不是某些能够或者不能实现的事。例如,我们说:‘我希望明天会是好天气!’但我们知道,第二天也可能不是好天气。基督徒的希望却不如此,它期待的是某件“已经完成的事”。望德就如我朝一道门走去:门就立在那里,我坚信我能够走到那里。
“基督徒的希望在於期待一件已经完成的事,而且这事必定也将在我们每一个人身上实现。我们和我们已故亲人的复活并非一件能或不能实现的事,而是一件肯定的事实,因为它以基督的复活为依据。因此,望德意味着要学会期待。”
在《得撒洛尼前书》中,圣保禄宗徒设法让所有人都能明白主耶稣的复活对每个人产生的效果(得前五4-11)。得撒洛尼教会当时是一个才建立不久的团体,距离基督的复活也没几年,因此所有信友对耶稣的复活笃信不疑,但对死人的复活却有些难以相信。教宗表示,“在这层意义上,圣保禄的书信非常切合现实”,因为“我们众人对这死亡没有把握,因而有些害怕”。
“我们每次面对自己或一位亲人的死亡时,都会感到我们的信德受了考验。我们所有的疑问,所有的脆弱便油然而生。我们询问自己:‘人死後真的会有生命吗?我还能见到并重新拥抱我曾爱过的人吗?’一位女士在数天前的接见活动中就向我提出这个问题,説明了她的疑惑:‘我还能见到我的亲人吗?’”
教宗对此表示,“在当前的环境中,我们也需要重新回到信仰的根源和基础,这样才能领悟天主藉着耶稣基督为我们所行的作为,以及我们的死亡有何意义”。面对得撒洛尼团体的畏惧,圣保禄邀请他们“戴上得救的望德作盔”(8节)。这要求我们学会期待,一如怀孕的妇女期待看到她的婴儿的目光;而学会期待则需要秉持“一颗赤贫的心”。
教宗解释说:“我们也应如此生活,学习这些人性的期待,渴望看见上主、与上主相遇。这虽不容易,却能学会,在期待中生活。只有一颗赤贫的心灵才晓得等待;而自满和拥有充足财物的人却只会相信自己,不相信其他任何人。”
教宗最後总结道,“一切终将过去,但我们在死後将永远与上主同在”;基督徒是怀有“希望的女人和男人”。UDIENZA GENERALE